DIV CSS 佈局教程網

 DIV+CSS佈局教程網 >> 網頁腳本 >> WEB網站前端 >> 關於網頁技巧 >> 社交網絡的新機制:米飯(mifan.me)新型社交網站
社交網絡的新機制:米飯(mifan.me)新型社交網站
編輯:關於網頁技巧     

前幾天寫了篇《網絡圖譜論“知乎”》,有看官讓我評點下米飯(mifan.me),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在我看來,米飯與知乎本質上是兩類產品(或者說Formspring和Quora是兩類產品),米飯就是個社交網站,而知乎是知識網站。米飯的機制更像微博,有很強的時間屬性,但是和微博又有重大區別:微博是單向關系,單向傳遞,米飯是單向關系,雙向互動。我難以判斷米飯這個產品的前途如何,但是對這種社交網絡的新機制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接下來我將對上面的觀點做一些詳細的解釋,基本上是由淺入深的順序,展開來談五點。

一、米飯雖是問答網站,但是它的網絡圖譜裡不存在知識結點,只有個人結點,問題和答案是結點之間的信息流。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用戶不能“關注”問題,更不存在“話題”一說,只能關注人,所以“問題”這一結構無法獨立地與用戶進行信息交互,必須依托於用戶之間的關系。沒有知識結點的壞處是知識無法沉澱、豐富、完善;但在另一個方面,卻突顯了用戶關系的重要性,因有關系才有問答,也使用戶更看重問答這個實時的互動過程,而不是問答的結果。對於知乎,“問答”是一個名詞,對於米飯,“問答”是一個動詞。

二、米飯有很強的時間屬性,問題和回答作為社交網絡中的信息快速地流動。

米飯的界面給用戶提出了兩個與時間有關的暗示:

1)“快問快答”。比如體現在消息頁面,每一個要求我回答的問題下面都有一個窄窄的輸入框,外加“支持ctrl+enter回復”的提示,似乎在要求我抓緊時間馬上快寫,不用寫多,連動動鼠標的時間都要省。而知乎卻是滿眼的長篇大論。可以說,米飯是“以短為趣”,知乎是“以長為榮”。

2)“此刻”作為一種基本的時間視角。體現在回答發表時間的表示方式,標記出與“此刻”的距離,如“張三對李四的回答於2分鐘之前”。這種表示與微博類似,而微博正是典型的強時間屬性產品。另一方面,“此刻”的存在暗示用戶:同一個問題,現在給出的回答可能會和一小時前的不一樣,也可能會和一小時後的回答不一樣,生活在流淌,答案也在變化,因此時間對於問答是一個重要的變量。也正因此,米飯允許用戶對同一個問題多次回答,而知乎卻限制只能答一次。知乎是某種“絕對主義”,米飯是某種“相當主義”。

三、米飯有很強的社交屬性,問答是促進社交的手段,社交也是促進問答的手段。

米飯的社交屬性體現在(不完全歸納):

1) 展示提問者的身份和頭像

2) 要求用戶填寫詳細的個人資料。

3) 在每一個答案動態中,提問者和回答者的頭像同時展示,凸顯一種對話感。可以把米飯中的問答理解為一種“微對話”,這種微對話不論是在線下的社交還是在SNS的互動中都是很常見的。

4) 可以給答案進行“喜歡”投票。相比於“頂”“贊”等詞,“喜歡”是一個感情化色彩更濃的詞匯,而紅心的小圖標更加重了這層色彩。所以知乎是“理性問答”,米飯是“感性問答”。

問答作為人際互動的一種典型方式可以以促進關系的發展,這很容易理解。那麼為什麼說社交是促進問答的手段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 社交網絡本身作為問答信息的快速傳播渠道,在社交網絡中,“我”這個結點與其他用戶結點的聯結越多,我的問題就越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回答。

2) 問答參與者的個人背景信息和關系信息為問答提供了豐富的語境。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提出來,所表達的信息可能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對提問者越了解,那麼就越能准確地理解問題的真實意圖,也就能給出更合適的答案。問答參與者的關系是問答另一個重要的背景變量。

當然談到社交網絡的建設,不能不提利用用戶的已有社交關系,爭取把他們的這些關系轉移到當前的網站上來,所以米飯很看重對“同城”“同事”“同學”關系的建立。但是本文不想重點探討這一點,因為這個問題對於所有的SNS網站是一樣的,米飯不具有特殊性。

四、米飯最核心的機制:單向關系,雙向互動。

對於米飯這種強社交性問答網站的一個典型疑慮是:是不是在現有的社交平台上,不論是facebook型平台,還是twitter型平台,加一個類似的問答功能,就能替代米飯類型的產品了?甚至說,這些平台現有的功能,就已經涵蓋了米飯所能做到的一切?其實這些質疑不無道理。

但是,我認為米飯有一個核心機制,造就了它與現有主流社交平台的本質差異:單向關系、雙向互動。單向關系,就是沿用twitter和微博的那種方式,follow;雙向互動呢,就是比如“我”關注了100個人,我不僅能作為被動的旁觀者,看到這100個人的最新動態,我還能同時給這100個人提問,等於占據了一個頗為主動的地位,成為強有力的互動發起者。當然這種設計是有不小風險的,某種程度上顛覆了通常的社交邏輯:雙向關系就應該是雙向互動,單向關系就應該是單向傳遞。用戶是否能接受這種新型的互動方式呢?

確實,我並不肯定單向關系+雙向互動的機制是否真的可行,但是我可以說,如果有一款采取該機制的社交產品真的成功了的話,那麼問答將是非常可能的產品包裝方式。為什麼呢?試想一下在實際生活中,你心裡有一個重視或者仰視的人(類似於關注者和被關注者的關系),之前你從未和他當面說過話,現在有一機會可以和他交流,你會采取什麼方式呢,我想大多數人肯定會想到:“我能不能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對於弱關系,最恰當的、最有可能成功的溝通方式(或者直接點:搭讪方式)就是提問。

在一個社交網絡中,單向關系+雙向互動的好處是能極大地拓展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因為單向關系使得結點之間的連接非常簡單,有助於最大程度地增加鏈接的數量;而雙向互動又能激發已建立鏈接的結點之間的信息傳遞,使得整個網絡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

 五、米飯可能給用戶帶來的核心價值:把生米煮成熟飯(生人變熟人)。

米飯的這一可能(只是可能,有待於產品設計和運營的持續改進)的核心價值:把生米煮成熟飯,正是建立在其核心機制的基礎上。對比一下,一個雙向關系的社交網絡,用戶的好友關系主要是基於原本已經存在的真實關系;而一個單向關系的社交網絡,要想把你默默關注的人變成你的朋友,很多人會覺得既無可能也無必要。但是米飯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是的,一開始你可以選擇默默follow某個陌生人,接下來你可以向他大膽提問(因為天經地義,這裡就是提問的網站),然後他可能會回答你的問題(因為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幾秒鐘吧),一來一去,生人就變成了熟人,生米就煮成了熟飯,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

很顯然,這是一種非常巨大的用戶價值,如果米飯未來想要走得更遠,必須圍繞“如何更好地把生米煮成熟飯”這一中心上下功夫。界面和交互端的用戶體驗優化是一方面,設計算法進行陌生用戶的智能推薦是一方面,在運營方面對提問的話題類型、語言風格進行有助於關系拓展的問題引導是一方面,等等,米飯團隊有很多重要的功課可做。另外承接本文開頭所說,除了社會化問答這種模式之外,單向關系+雙向互動的社交網絡機制是否還有其他可能的拓展方式呢?是否能激發其他的產品創新呢?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XML學習教程| jQuery入門知識| AJAX入門| Dreamweaver教程| Fireworks入門知識| SEO技巧| SEO優化集錦|
Copyright © DIV+CSS佈局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