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SS 佈局教程網

 DIV+CSS佈局教程網 >> 網頁腳本 >> WEB網站前端 >> 關於網頁技巧 >> 詳解知乎:由關系驅動UGC的問答平台
詳解知乎:由關系驅動UGC的問答平台
編輯:關於網頁技巧     

團隊啟動了“天天向上,周周分享”活動,給大家建立了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從個人的角度講,我是非常支持這樣的活動的。互相交流才有互相進步嘛。作為活動啟動以來第一個分享者,我表示鴨梨很大。但壓力之余,還要做好功課,以求不辜負團隊同事們的寶貴時間。第一期,我選擇分享自己對一個網站的分析。

這個網站在近期很火,名叫知乎。是對國外新興熱門網站quora的克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體驗(需邀請碼),網址是www.zhihu.com。

認初識知乎:Wiki精神、TAG、關系、UI

初識知乎,是收到大輝(@Fenng)的邀請碼。注冊後,馬上體驗一番。蹦入腦海的四個關鍵詞:Wiki精神、TAG、關系、UI。在使用了兩三周後在思考。這四個關鍵詞仍然能代表知乎的顯著特征。也正是由於這幾個特征,使得知乎不同於百度知道等傳統的問答網站。

Wiki精神

“所謂‘維基精神’,一方面是原創精神,另一方面,則是懂得如何理性地和所有其他人一起進行知識分享與合作。”顯然,在沒有積分體系的羁絆,靠CTR+c和CTR+V的來刷分的行為沒有了生根之地。內容的原創性就有了保證。同時,由於知乎的問題、問題所屬的話題、答案總結等可以自由編輯,是知識分享與合作的很好體現。

TAG

之所以把TAG作為知乎的一個關鍵詞,不是因為他有TAG,有TAG的網站太多了。但知乎把TAG用到了極致,這楊的網站不多見,尤其是國內網站更是少之又少。在知乎,TAG不再是組織內容上對分類的補充,他取代了分類,成了組織內容最主要方式。名稱也由是“標簽”升格為“話題”,甚至有了自己的頁面,可以被關注。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膽的設計。

關系

與傳統問答類網站不同的是,知乎引入了twitter中的單向好友關系——關注,斌企鵝將這種關系的用途進行了延展,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人與人,人與話題,人與問題,都可以進行關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關系也將成為驅動用戶生產內容的一個主要因素(另一個主要因素是Wiki精神)

UI

Ui設計很簡潔大方,與其他問答網站的復雜界面來說,也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詳解知乎:由關系驅動UGC的問答平台

詳解知乎,撥開知乎的神秘面紗。我會主要從其內容組織、用戶中心、關系三方面來分析知乎。

以TAG為主線的內容組織:

如前所述,在內容組織上,Tag承擔了重要的責任,擁有更高的地位。當然,甚至名稱也不是一般的“標簽”。而是一個更響亮而且聽上去更加重要的詞匯:“話題”。而在頁面上,“話題”的的位置,也位於問題的標題之上,與大部分網站將Tag放在標題下面的做法不同。這樣的布局,必然會誘導用戶對Tag的更多點擊。

以話題(TAG)為中心,下面會有問題,答案及答案總結。當然,一個問題也不一定只屬於一個話題,更多的時候,他屬於好幾個話題。無論,是話題、問題標題。問題的詳細描述還是答案總結,用戶都可以進行編輯。對於問題和答案,用戶還可以進行評論,投票。而用戶的這些行為,將直接影響到問題或者答案的排序。這意味著,什麼樣的問題或答案出現在最前面,完全是根據用戶的集體行為決定,從這個角度講,又一次印證了Wiki精神在產品中的體現。

動態、提醒與記錄組成的用戶中心

知乎的用戶中心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自己的動態、別人的動態提醒、與自己相關的記錄。

在個人頁面的“主頁”Tab下,展示了我關注了誰?我關注了什麼話題?我關注了什麼問題?我回答了什麼問題?我編輯什麼問題/話題/答案總結?

個人頁面上,除了“主頁”展示的動態之外,還有“問我的問題”、“我問過的問題”、“我答過的問題”、“我編輯過的問題/話題/答案總結/”四方面的記錄信息。

除了個人的頁面外,我認為“提醒”也應該是用戶中心的組成部分。與“主頁”顯示我自己的動態不同的是,這裡展示的我關注人、話題、問題的動態,以及比人對我的動作。比如我關注的人干了什麼?我關注的問題或話題更新了。別人對我的動作類似Xx關注了我,xx向我問問題等。

有所創新的單向好友關系

單向好友關系,是Twitter等微博類網站的特色。知乎也將他引入進來了。令人驚喜的是,這種單向好友關系在這裡有了創新和延展。除了人與人的關系外,還引入了人與話題,人與問題的單向好友關系。這種創新可以看出知乎對關系的依賴。在我看來,關系將是驅動知乎用戶進行內容生產的強大引擎。而鑒於,中國的國情,他的作用將比另一個驅動引擎Wiki精神的動力更值得讓人寄予厚望。

除了將關系的雙方對象進行了擴展之外。知乎在關系上的另外一個創新就是對某些關系打上了標簽:比如,我關注了一個話題的同時,我還可以添加我關於這個話題的相關經驗。使我在回答帶有這個話題的問題時,有了另外一個讓其他用戶判斷我的回答是不是靠譜的依據。

猜測:產品背後的理念

一個產品,他是怎麼樣的?在他上線之後,稍有分析能力的都可以看出來。而至於他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可能就需要考慮更多因素了。

在這裡,我姑且猜測一下知乎在產品設計背後的一些理念。

問題的內容比誰問的問題更重要:可能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在知乎的提問中,是不顯示提問者用戶名的。當然,由於這個問題是可以被後來者編輯可能也是其不顯示提問者用戶名的一個原因。

回答問題的人是否靠譜很重要:在對問題的回答中,顯示了回答者的用戶名,其他用戶可以根據這個接近實名的用戶名大致判斷他是否靠譜。此外,很多時候。回答者用戶名旁邊會顯示該用戶與這個問題的話題相關的經驗,給你判斷他的答案是否靠譜提供了另外一種途徑。

一個人對問題的表述能力是有限的:同樣一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種表大方式,但是最好最容易被回答者理解的方式需要大家的協作才能完成。淡然,這屬於Wiki精神的范疇。

同樣的問題不應該被問第二遍:同樣的問題被反復提問,對回答者來說是折磨。對網站自身來說就是冗余的信息。如何避免同樣的問題不被問答題二次,知乎將添加問題的輸入框與搜索框合二為一,用戶在添加問題的時候,會自動提示過已經問過的問題,用戶如果看到有人問過的話就可以直接進去看答案而不用重新提問。

知乎未來:關系能否成為持續驅動?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由於知乎是國內第一個仿quora的網站。所以聚集了大量的IT名人、投資人以及媒體人,由於這些人的強大的傳播效應,知乎在業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好奇。同時,由於現在知乎運營團隊采取的嚴格限制邀請碼,保證優質內容的策略。現在的知乎看上去還算是一個比較有質量的網站。

然而,有幾個問題可能是知乎必須要考慮和應對的挑戰。

比如,Wiki精神將遭遇中國式杯具。對於國人來說,Wiki精神是少部分極客才具有的,對於大部分用戶更習慣Ctr+C、Ctr+V來享用別人的成果。在現階段,用戶基本以極客為主的情況下,這當然不是一個問題。但是一旦以後用戶增加,這勢必是知乎團隊需要考慮的。否則,知乎可能就會變成“披著quora皮的百度知道”。

另外,這種完全自由的編輯方式符合防止搗亂者也應該是一個問題。

再比如,盈利模式不清晰時如何應對巨頭挑戰。從微薄、團購等網站在中國的發展來看,國內的巨頭對這種新興網站是絕對要模仿一下的。在現在知乎盈利模式不清的時候,巨頭可以燒更多的錢來做戰略防御。但對於創業團隊來說,要時刻驚醒自己,資金鏈可能會有會有斷裂的一天。

最後,沒有用戶等級成長體系,沒有積分激勵體系,關系能否成為知乎的持續驅動?從國內抄襲國外社交網站的經歷來看,開心網更多的是采用了webgame驅動,人人網則在關系之外開始建立用戶成長體系以彌補關系在sns驅動中的乏力,新浪微博則采用了名人+話題驅動的方式作為普通關系驅動的補充。知乎是否會在關系驅動之外采用其他的或產品或運營的途徑來完成持續驅動?知乎的未來走酒究竟走向何方?這或許是一個可以討論很多的話題!

在本文的最後,奉上內部交流的PPT的刪減版。版權所有,請勿作他用。

本文為原創文章,網絡轉載請注明出處,謝絕平面媒體轉載。

知乎網站分析

XML學習教程| jQuery入門知識| AJAX入門| Dreamweaver教程| Fireworks入門知識| SEO技巧| SEO優化集錦|
Copyright © DIV+CSS佈局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