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SS 佈局教程網

 DIV+CSS佈局教程網 >> 網頁腳本 >> WEB網站前端 >> 關於網頁技巧 >> 設計永無止境:確保產品最小可行性設計
設計永無止境:確保產品最小可行性設計
編輯:關於網頁技巧     

似乎是蠻久沒有這樣周末獨自在家安靜的做做博客了。生活終歸需要張力,一周一周的忙碌,到了周末哪怕會寂靜的有些無聊,感覺上也蠻有趣的。

今天這篇小短文有點兒意思,英文原文一遍讀下來覺得沒有什麼不顯而易見的東西;翻譯了一遍,然後回過頭又看一遍原文以及評論當中的觀點,才嘗出一些味道。就當作引子吧,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再去看看原文及評論。敏捷,迭代,最小化可行產品,雖然這些概念在現實中極容易被很多人相當沒節操的當作借口和托辭,但作為設計師,我們自己心裡還是應該有數。正文走起。

有一個很著名的悖論一直在生活中困擾著我(英文原文作者),它似乎可以適用於很多領域,包括Web及移動應用設計。我所指的就是芝諾悖論。

人們會使用各種版本的示例來诠釋芝諾悖論,我們來看其中的一個:

要步行穿過一片森林,你首先要走過全部路程的一半。當你到達中點時,接下來還需要走過剩下路程的一半,然後又是剩下路程的一半,以此類推,你就會發現自己永遠無法穿過這片森林了我去。

在實際工作中,我時常會覺得,無論手頭這攤子事情處於哪個設計階段,我似乎永遠還有一半的事情沒有搞定。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狀況,我們才總是會說“要把所有細節都完成的話還需要兩個禮拜”,結果就是無論事情做到哪一步,似乎總是無法真正的完成目標,中間總會有一段距離需要更多的工作來填補。

這事兒仔細想想的話是會凌亂的,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它也有可能成為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成功設計方案的動機與思路。

徹底的人造理論

以我們的老伙計Google為例。假如你即將設計的是Google史上的第一款首頁,而且你有大量的時間來琢磨其中任何一部分有可能產生的問題。任何項目都會有deadline,你要明確設計的最終目標——你需要知道當你“穿過森麗”之後,產品看上去應該是怎樣的。首先,你需要走完一半的路程。

假設在全部工期的中間點所完成的設計方案,在可用性方面至少要達到最終產品的50%,那麼你會從哪些東西入手,Logo?頁腳?答案顯然應該是搜索文本框與搜索按鈕。實際上,這一步完成了之後,對於Google這樣的站點來說,它已經算是基本可用了。現在我們距離目標還有一半的路程要走。

接下來,我們還是要先走掉剩下路程的頭一半。看上去我們需要為頁面增加必要的品牌標識,也就是Logo,否則人們下次想來搜點兒什麼的時候都不知道何去何從了。Logo搞定之後,我們就完成了整體目標的四分之三。想想看如果Google首頁只有Logo、搜索文本框和搜索按鈕的話,全世界的互聯網用戶當中會有多少人覺得足夠用了?我相信絕不在少數,怎麼也能達到75%,雖然我們只完成了設計目標的四分之三。我們應該可以做的更好。

如果持續這樣抽取剩余任務的一半來落實,那麼我們的設計方案最終將變得“足夠好”。我知道人們會覺得這三個字不太實在,但事實是如果已經完成了整體任務目標的99%,那麼“足夠好”就是足夠好。

最小化可用性設計(MUD)

眼下,圈子裡有個說法叫“最小化可行產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化可行產品是指那些只擁有最基本的功能以保證自身可用的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來自Wikipedia

而“最小化可用性設計(MUD,Minimum Usable Design)”這個詞則是我自己杜撰的,它的核心意義在於設計階段進行到一半時的產出應該能夠滿足產品的最小可行化。如果你覺得已經完成了整體目標的50%,而當前的設計方案仍不能保證至少50%的可用性,那麼實際上你並沒有走完全程的一半。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產品的設計方案做到50%就足夠了,我們需要的是通過這個概念來評估設計的進度。有時你仍然必須等到方案進行到99%的時候才能真正拿出手。追求完美是沒錯的,關鍵取決於產品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相應的用戶需求特質。蘋果很善於做的一件事,就是打造功能相當有限的最小化可行產品,並通過最大化可用性設計對其進行完美的包裝。又一個新詞兒。

示例

讓我們以博客設計為例來更加直觀的了解一下最小化可用性設計的思路與方式。

我(英文原文作者)希望人們願意來我的博客Drawar閱讀內容(我也希望人們願意來我的博客Beforweb閱讀內容——譯者C7210亂入注)。如果設計方案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就完成了設計目標,我的多數觀眾也會很happy。因此,我首先希望博客當中的文章內容可以很直接清晰的被用戶獲取到,這是首要任務,也就是整體設計目標的前50%所在。

mud-Minimum-Usable-Design-Viable-Product-blog-1

50%,不多,但已經完成了首要任務

這樣的方案已然可以保證人們能夠在博客中良好的閱讀內容了,首要任務搞定,整體目標已經完成掉50%的樣子。接下來,我們再為剩余的工作設置一個中間點,將品牌建設作為當前的目標,設計一個Logo,這樣可以讓人們記住我的博客,以後再來看。這項任務完成之後,整體進度就會達到75%了。

mud-Minimum-Usable-Design-Viable-Product-blog-2-logo

75%了诶

現在人們進來之後就會很明確的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了。接下來再為剩余進度設置一個中間點,這次的目標是添加導航鏈接,以及一小撮關於博客的介紹文字。

mud-Minimum-Usable-Design-Viable-Product-blog-3-navigation

87.5%了...

下一個中間點的目標是添加廣告位,使我有可能通過博客獲取一些微博的收入。在這之後,我就要把這個博客網站發布上線了。是的,進行到這裡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mud-Minimum-Usable-Design-Viable-Product-blog-4

93.75%,夠了,完成

從最小化的角度來說,我的博客設計方案已經完成。當然我還可以將很多其他元素添加進去,使它對於某些訪客來說更加完整,例如搜索、社會化媒體掛件、鏈接表等。但這些並不在我最初設定的設計目標之內,所以我的博客就是你所看到的這個樣子。

設計永無止境

雖然我自己對這套設計方案很滿意,但是很顯然,如此簡化的博客無法另每個人都happy。總會有人希望從設計當中得到更多,這也就是芝諾悖論“發揚光大”的地方——作為設計師,我們永遠也沒法走出這片森林。不過,我們在最小化可用性設計的過程中設定的目標點越多,產品的覆蓋面就會越大。但是要當心,在後面50%當中添加的東西越多,用於保證產品最小可行性的核心設計目標被干擾的可能性就越大。

沒有一成不變的產品。對於設計師來說,始終要在確保產品最小可行性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求,不斷向下一個階段的目標邁進,逐漸接近森林的邊緣;但我們永遠也不會走到終點,因為變化和改進是永恆的話題。

XML學習教程| jQuery入門知識| AJAX入門| Dreamweaver教程| Fireworks入門知識| SEO技巧| SEO優化集錦|
Copyright © DIV+CSS佈局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